进入6月后,随着酷暑来临,天气炎热,居民对肉类的消费减少,加之学生放暑假、工地停工,猪肉批量采购减少,导致猪肉终端需求减少,销售进入淡季,猪肉价格持续缓慢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运行。6月—7月,岳阳市猪肉市场具体运行情况如下:
一、6月—7月岳阳市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6月份,我市生猪市场平均收购价格为9.8元/斤,环比下降2.77%;7月份为9.2元/斤,环比下降6.12%。猪肉批发价格在5月中上旬涨至28.7元/公斤后,从5月中下旬起开始见顶回落,价格缓慢下跌。6月初(6月1日—6月5日)每公斤猪肉批发价格为28.6元/公斤,较5月底上涨0.7%,随后猪肉批发价格接连下跌,从6月初的28.6元/公斤跌至月底的27.1元/公斤,跌幅为5.24%。进入7月份后,猪肉价格仍保持下跌势头,猪肉批发价格由6月底的27.1元/公斤跌至7月中旬(7月11日—7月17日)的25.9元/公斤,跌幅为4.4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猪肉价格自5月中下旬见顶回落后,价格开始缓慢下跌,期间虽有反复,但整体保持下跌态势。猪肉批发价格由5月份最高的28.7元/公斤,跌至7月中旬的25.9元/公斤,每公斤价格下跌2.8元/公斤,下跌幅度达9.76%,接近一成。此轮猪肉价格下跌,是自去年3月猪价见底反弹、一路狂飙后,价格下跌幅度最大、期限最长的一个周期,预示着猪肉价格开始出现下跌迹象,从而中止去年上半年以来价格一路上涨的局面。
从销售情况看,6月份我市中心城区日均屠宰上市生猪约430头,7月份日均屠宰上市量约450头,市场需求较为平稳,供应充足。从今年6月份起,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正好应了“生猪价格下跌,饲料价格则上涨;生猪价格上涨,饲料价格则下跌”那句生猪和饲料价格成反向走势的市场运行规律。
虽然猪肉价格在6月至7月接连下跌,但因下跌幅度不大,远低于价格上涨幅度,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格仍处于高位。6月至7月,我市猪肉零售价格始终维持在32元/公斤,并没有随着批发价格的下降而出现下降,较去年7月初的25元/公斤上涨28%。7月初,我市猪肉批发价格虽然已从5月份的最高位跌至25.9元/公斤,但较去年同期的22.5元/公斤相比,仍高出15.1%。
二、近期猪肉价格下跌和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近期猪肉价格下降原因:1.终端市场需求减少。一是因高温酷暑,天气炎热,市民饮食以清淡为主,猪肉消费大幅减少,终端需求降低。部分屠宰场、经销商,压价进货。二是批量采购减少。学生已放暑假,学校食堂停业。一些工地因高温多雨暂时停工,导致猪肉批量采购减少。2.生猪供应增加。前期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压栏惜售,部分生猪二次育肥。进入炎热夏季后,气温升高,需求减弱,加之饲料价格上涨,促使养殖户急于出栏,市场供应激增,价格下降。
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1.饲料价格上涨。随着国内生猪养殖业逐步复苏,饲料需求量激增,在全球豆类、玉米等产量减少的情况下,价格不断上涨,提升了生猪养殖成本。2.生猪存栏量减少。虽然目前生猪出栏量有所突破,但市场生猪供应规模远不及往年,而且近期南方遭受洪涝灾害,影响猪肉流通,甚至引起病疫,生猪供应量将再次减少。
三、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弥补了猪价低迷时的亏损,但增加了市民的生活负担。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预计猪肉价格高位运行仍将持续,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在需求减少,生猪出栏量增加的情况下,后期猪肉价格或将缓慢下跌,但仍在一段时间维持高位运行。后段随着中秋、国庆两节来临,学校开学,猪肉需求将增加,预计9月中下旬将迎来猪肉消费高峰,届时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猪肉价格将由目前的下跌走势转化为上涨走势。
四、稳定猪肉价格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调整生猪养殖结构,促进生猪供求平衡。逐步实施母猪淘汰补贴政策,优化生猪结构,降低养殖户风险,实现生猪供求平衡。同时,建立母猪储备制度,在生猪价格下跌期间,收储优质母猪,调控生猪养殖规模。
二是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增强抗风险能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加强农技推广,加大科技投入,为生猪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增强抵御养殖风险的能力,降低价格波动。
三是加强信息引导。相关部门要从服务“三农”的角度出发,及时发布生猪生产和价格预警信息,合理引导生产和流通,适时调整养殖规模,准确把握补栏、出栏时机,减少盲目性,促进生猪养殖平稳发展,促使市场猪肉价格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