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调研
 
关于加速推进湘阴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编稿时间: 2007-09-04 00:00 来源: 岳阳市商务局 浏览:
 
立足优势优先   坚持又好又快
努力打造湘阴工业经济的新优势
――关于加速推进湘阴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湘阴县人民政府县长  周友庚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推进新 
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全力提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湘阴作为工业老县,如何 
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加速县域工业发展,争创工业经济新优势,带动全 
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全县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组织对此进行了认真的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湘阴工业既具备加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又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必 
须全力提速,快马加鞭,奋力赶超,在加快发展中破解难题,在破解难题中加速发展。 
    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基础已经具备,优势逐步凸显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把工 
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呈现良好的 
势头。截止2006年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4亿元,全部 
工业增加值达到24.2亿元,实现工业税收3000万元。 
    1、改制招商同步推进,企业发展后劲增强。我县大力推进原县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原 
有县属工业企业全部依法破产,终结债务标的 5.1亿元,21家国有工业企业已有16家实行了“两 
个置换”, 置换职工身份人数9000多人,盘活存量资产4.8亿元。招商引资同步推进,2007年一季 
度共引进项目14个,协议引进资金 5.4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3.13亿元;全县招商引资项目达到 
321个,项目总投资达80.2 亿元。在招商引资的强劲推动下,我县原部门工业、乡镇企业 80%实 
现改革改制或重组,柠檬酸钠、湘龙装饰材料、大地化工、丰隆纸业、兴隆纸业、士达纺织、长 
元人造板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我县,原有工业企业全面激活,发展势头强劲。大地化工通过技术 
改造,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年上缴利税近1000万元。士达纺织公司2006年通过技术改造, 年 
织布能力达到300万米,年产苎麻纺纱6000多吨,年产值达2亿元。原县陶瓷一厂通过改制引进的 
年产纸8万吨的兴隆纸业,即将投产。湖南长元人造板厂整体搬迁项目也已正式动工,2007年6月 
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亿元,利税达1000万元以上。 
    2、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我县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工业技术优 
势, 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 
了振湘食品、兰岭茶厂、长康实业、福湘木业、柠檬酸钠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切 
实加大对丰隆纸业、士达纺织、广兴化工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造纸、轻纺. 
建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福湘木业、丰隆纸业、三塘酱厂、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企业年产 
值已过亿元,丰隆纸业、柠檬酸钠公司、振湘食品、福湘木业先后被评为市民营企业纳税50强。 
    3、品牌战略大力推进,竞争能力得到提升。我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成立了品牌经济发展办 
公室,制订了品牌经济发展措施。共培育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8 家,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 家。全县共有20 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9 家企业通过了 
ISO9000等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3家企业通过ISO14000系列环保体系认证,5家企业通过HACCP 
认证,23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QS认证;1家企业获有机食品认证,4家企业 12个产品获绿色食 
品认证,3家企业3个产品获国家环保标志产品认证;“福湘”、“长康”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 
标,14个产品商标获省著名商标,义丰祥食用植物油等2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长康酱油等18 
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大米已远销港澳市场,茶叶畅销欧盟市场,�头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 
亚国家,110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3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超市,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 
    4、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我县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2.35 
亿元, 建成了园区主干道及供水、供电网络,完成了园区主干道的绿化、亮化工程, 建成了园区 
服务中心, 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工业园。目前共引进南马钢结构、三全元密度板、 
锦旺薄钢板等企业15家,引进资金10亿元,到位资金 3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万 
元以上,年可上缴税收3000万元。同时,我县切实加快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体系建设。在城 
市建设方面,搞好了新世纪大道、湘阴大道、滨江大道、东湖防洪治污工程和湖滨路、旭东路建 
设,构建了县城七纵五横的城区道路骨架。在城乡交通建设方面, 完成了长湘公路、湘阴湘江大 
桥、临资口大桥建设;白马、西林、新泉 3个农村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通村公路累计完成路基 
改造600公里,路面硬化480多公里;拉通了连接望城苏廖围的沿江大通道;高岭汽车站和漕溪港 
深水码头建设、S 308 线鹤龙湖至益阳段改造工程相继动工;柳林江大桥建设已落实工可报告评 
估,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城乡服务设施和物流、信息渠道进一步完善,邻近省会的区位优势进 
一步显现。在政策引导方面,先后出台了《 湘阴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的若干规定 
》在土地税费、手续办理、企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推 
行了手续全程代办制、领导定点帮扶制、挂牌服务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 
境办公室和外资企业法律服务办公室,营造了投资商安心投资、放心生产的环境,有力地推动全 
县工业的发展。 
    二、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问题不容忽视,瓶颈有待突破 
    尽管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与省市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工业发展增幅减缓。据市统计局2006年12月的 
统计快报, 2006年我县第二产业总产值绝对数为284395万元,增长14.6%,比全市平均增幅低0.2 
个百分点,在12个县市区中增幅最小。工业总产值绝对数为241937万元,增幅15.7%,低于全市平 
均水平0.4个百分点,在12个县市区中也是增幅最小的。规模工业增加值182915万元,增长20.2%, 
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8个百分点,但在全市12个县市区中增幅仅高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屈原管 
理区,排名全市倒数第三。二是规模工业规模不大。2006年,我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60亿元,虽 
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73%,但仅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5%;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规模 
工业增加值的6.7%,比重相当低。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88家,但年产值平均不到7000万元,年产 
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 8家,仅占规模工业总量的9.1%。三是工业税收贡献偏小。2006年全县实现 
工业总产值82.2亿元,同比增长11.6%,工业税收达到3000万元,为国有企业改制进入市场经济以 
来为国家和地方提供税收最多的一年。但上缴的税收仅占其产值的0.37%,只占县财政收入的13.4 
%。四是招商引资实效不优。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多,但引进的大项目不多,321个招商引资项目中, 
年产值过亿元的不到10家,仅占招商项目总数的3.1%。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不高,全县协议引进资 
金75.2亿元,到位资金只有34.75亿元,仅占协议引进资金的46.2%。五是园区投资强度不强。园 
区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第一期已开发4.3平方公里,仅引进企业15家,且大项目不多,园区聚 
集效应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 主要是我县工业发展还受到一些瓶颈的制约, 妨碍了新型工业化的推 
进。一是企业规模瓶颈。我县部分企业技术水平低,加工手段落后,产品科技含量少,存在初级 
产品多、终极产品少,基本原料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现象, 工业 
企业遍地开花, 数量不少,但几乎都是“单兵作战”,企业规模难以扩大,没有形成大的企业集 
团,目前全县还没有一家增加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大型骨干企业。二是资金投入瓶颈。企 
业要发展,规模要扩大,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县财力有限,难以建立企业发展扶持资金, 
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融资,银信机构对成长中的企业放贷信心不足,贷款融资面 
窄量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再加上大多数企业股权结构和内部管理达不到资本市场要求,缺 
乏资本市场运作经验,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上市,企业发展“供血”不足,发展速度受到制约,规 
模难以做大,实力难以做强。三是项目引进瓶颈。受招商经费制约,招商信息收集、项目洽谈次 
数、意向项目考察受到限制。受地域等条件制约,一些真正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项目很难招进 
来,能招进来的项目有部分很难达到新型工业化要求,招商项目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在项目建 
设过程中,失地农民在安置和就业方面的要求大大超过国家政策标准,有的甚至无理阻工,致使 
项目征地难、拆迁难;极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索、拿、卡、要现象仍有发生,影响工程 
进度,动摇投资者信心,妨害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四是人才保障瓶颈。目前,我县企业家队伍知 
识结构单一,学历普遍较低,获大学本科文凭的不足 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足10%。企业专业 
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弱, 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更弱。有些企业经营管 
理人才稀缺,成长环境不宽松.推进新型工业化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面对发展竞争,举措必须强化 
    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日益加剧的发展竞争,我县必须立足现有优势, 进一步强化发展 
举措,创新优势,努力加快我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1、发挥产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一是做强主导产业。着重围绕五大支柱产业,引导生产要 
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中,努力形成一批规模效应大、带动能力强、具有永续竞 
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板材加工方面,重点抓好福湘木业新上乳白胶、木线、油漆生产线,长 
元人造板厂一期工程投产,加速三全元高密度板项目启动,并着力引进一批沿海实力强、品牌响 
的家具制造等关联企业,打造木制品产业集群。在食品加工方面,依托茶叶、�头、优质稻等食 
品加工优势,引进一批知名食品加工企业与县内食品工业联营合作或独资开发,提升我县食品加 
工业的整体水平和规模。在精细化工方面,重点抓好广兴化工实现1万吨氧化锌生产线运行,大地 
化工新上2万吨甲醇生产线,扩大精细化工规模。在造纸业方面,重点抓好丰隆纸业和兴隆纸业环 
保设施建设,争取早日通过省市环保审批恢复生产,产生效益。二是发展关联产业。充分利用湘 
阴东部丘陵山地众多、西部水面滩涂广阔的地理条件和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的优势, 大力推进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现代农 
业、现代林业和健康养殖业,着力抓好90万亩复种优质稻基地、10万亩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100 
万羽无公害家禽生产基地、2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用 
农业产业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良性互动。三是扶持生产性服 
务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物资回收、公物拍卖等新兴服务业;认真开展金融安全达 
标创建活动,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开展好各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加大信贷对优势企 
业、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2、立足区位优势,主动对接长沙。湘阴距省会长沙仅40分钟的车程,是省会后花园。长株潭 
的产业梯度转移和经济辐射对加速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这一有利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省会长沙的对接,借力发展。一是完善交通设施,推动物流对接。物 
流是工业发展的动脉。要充分认识漕溪港深水码头建成后对我县物流产业和对周边县市区物流辐 
射的重要作用,抓紧搞好旭东路、湖滨路扫尾工程建设,加快车马路、临白线柳潭段等 30公里通 
乡公路和30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推进S308线拓宽改造,加快推进漕溪港深水码头一期工程和高岭 
汽车新站建设;力争柳林江大桥开工建设,启动益芦河道疏浚工程,形成四通八达、水陆交错的 
大交通格局,打通对接长沙的交通和物流通道。同时, 要抓好界头铺、东塘、南湖、新泉、岭北 
等区块中心镇和边界集镇建设,形成对接长沙的更多节点。二是强化配套功能,推动服务对接。以 
加强城市服务功能为着力点,积极为企业安家落户湘阴提供配套服务。当前要着力抓好东湖二期 
治理工程,建好劳动力市场中心、城市建设投资中心、环卫中心、湘阴宾馆等重点工程,做好城 
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推动洋沙湖地表水厂运营发挥效益,加快完成电网改造,在人居环 
境、宾客接待、企业用工用电用水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接近或优于长沙的优质服务,推动项目引 
进。三是研究产业转移, 推动项目对接。抓新型工业化, 归根结蒂要落实到项目上。有大项目才 
有大发展,有好项目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没有项目就不可能发展。要紧紧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 
遇,认真研究长株潭乃至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新动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产 
业为主导,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切实引进一批投资实力大、产业链条长、就业拉动力大、高 
税收低污染的工业项目;同时,吸纳下游产业以及配套产业,实现与长株潭产业转移的多层次对 
接,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形成横向成集群、纵向成链条的工业企业新格局。四是加强交流合作,推 
动人才对接。充分利用长沙的人才聚集高地效应,抓紧探索建立与长沙大企业的人才交流合作机 
制,引进一批精通现代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加强与长沙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建立人 
才培养培训机制,提高县内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同时,推动县内职业教育机构与长沙高等院校的 
合作,开设适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培养县域企业技术人才。 
    3、打造园区优势,夯实发展平台。工业园区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生产要素的主要集聚 
地。要抓住湘阴工业园作为省级工业园的优势,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加强园区管理,创优发展 
平台。一是完善园区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开发、集约发展原则, 
与国家土地、环保、产业政策相结合,与园区产业布局相结合,突出 “绿色”、“科技”两大特 
色, 认真搞好园区整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明确园区功能分区,精心制订开发性详规,推动园 
区规范发展。二是健全园区机构,加强园区管理。要建立园区党委会,调整充实园区管理委员会, 
明确机构级别、管理职能;对主要负责人实行高配,并让一批懂工业、会管理、善经营的优秀干 
部进入园区,配齐配强园区管理班子;赋予园区管委会更多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园区管 
委会的管理协调能力,更好地为入园企业服务。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承载能力。要建立多元 
化园区投资融资体制,实行土经营与资本运作并举,银行信贷支持与园区滚动开发齐抓,多渠道、 
多途径汇聚资金,完善园区水网、电网、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中心, 推动 
国土、房产、建设、规划等部门单位入驻园区, 设立独立的办证中心,集中办理入园项目相关手 
续,提高园区承载力。四是出台优惠政策,引进项目兴园。要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湘阴工业园区 
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规范园区建设与管理;要加紧出台《湘阴工业园投资建设优惠办法》 
《湘阴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等相关配套政策,通过增强政策优惠力度吸引客商,通过加 
大政策扶持加快入园企业发展,通过发展园区企业促进产业特色形成,通过特色效应引导同类企 
业聚集,从而解决“有园区少企业,有企业无产业”问题,形成园区的“核聚变”效应,推动我 
县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发展。 
    4、突出环境优化,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加强环境治理。要强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的职 
能, 大力整治索、拿、卡、要行为,规范部门执法行为,坚决制止“三乱”现象, 坚决杜绝上边开 
“绿灯”下边亮“红灯”,上面“很好”、下面“好狠”现象,认真优化环境,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改进服务方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抓好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一个窗口收费,减少办 
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要强化治安基础防范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促进企业有序发展。三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成立湘阴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 
组,强化对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领导,形成各部门整体联动、合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管理机制,努 
力使各级领导做到思想上向企业靠拢、精力上向企业集中、措施上向企业倾斜。切实强化优化经 
济发展环境办公室的职能, 配齐人员, 提高地位。切实强化督查考评机制,通过督促检查,促使 
服务真正到位、环境真正优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