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不仅能扩张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而且也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最佳途径。当前,我们面临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国家对10个省、市、地区加工贸易限制进出口政策,促使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产业梯度转移,这给我区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如何立足区情,结合实际,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区招商工作“招大商,大招商,大引资,引大资”的良好局面,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和现实课题。为了破解招商工作难题,积极寻求对策,全力推进工作,8月16日至8月29日,区长赵岳平和区委副书记田文静亲自率领招商小分队远赴“珠三角”地区考察学习、上门招商,同时小分队还参加了8月28日在广东东莞国际会展中心的东莞湖南商会成立大会,结合本次小分队招商和沿路所见所闻,针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实际,我谈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全区围绕区委、区政府“强班子、上项目、旺产业、促和谐”的战略部署,务实求为,开拓奋进,全区各项工作有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全民招商理念和招商氛围逐渐增强,招商政策不断优惠,招商环境逐步优化。据统计,近两年,我区共引进大小项目54个,合同引进资金33.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5亿元(其中外资达100万美元,实现了建区以来外资引进上“零的突破”),招商引进的项目涉及工业、三产、旅游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
工业方面新引进的的永盛油脂化工和金联星治金材料有限公司等,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商贸方面新引进的亚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2006年顺利进入国家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笼子。目前成为我区商贸流通领域的一面旗帜。农业方面2006年落户我区的湖南李记食品,目前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并顺利投产。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1000万元,创税收450万元,可安排850人就业。且随着越来越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将为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尽管如此,但在我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招商引资大环境下,和周边县(市)区相比,特别是和沿海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引资总量不大、投资环境相对滞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和产业上下游配套不成熟等方面。特别是在园区招商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招商品牌,但云溪区的精细化工工业园、汨罗的循环经济工业园等都在全市的招商工作中风生水起,傲立潮头。客观审视,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全方位招商氛围没有真正形成。虽然全区上下已经认识到招商引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总体上重商、亲商意识不浓,全方位招商引资的氛围和共识有待进一步营造和深化。有些单位和部门对招商引资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大,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甚至个别单位和干部把招商引资工作看成是额外负担,行动不多,牢骚不少。
二是引资观念较为落后。引资观念较为落后,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共症”,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政策优惠怕吃亏,客商赚钱就眼红”的扭曲心理。还有少数人崇尚空谈,不着实际。因此,必须适时调整我们的招商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不断改善我们的软硬环境,给投资者一个较低成本的发展空间,树立客商发财、君山发展的观念。
三是投资环境相对滞后。从我区的招商大环境来看,存在这样一些突出问题:城陵矶港码头没有形成大集大散的物流优势,远轮航运出口受阻;区内产业加工不配套,专业化和精细化分工不细,不利于统一组织生产;税收依然较重,削弱了政策优惠对对招商引资构成的吸引力;全区抓特色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措施手段不够,特色产业招商引资效果还不理想。在硬环境方面,目前我区的城市基础建设及水、电、路、网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高收费状态,让许多有意来君山投资兴业的公司、老板只能望桥兴叹。还有政策权利部门化、执法政策随意化和利益化的倾向也十分突出,严重损害了我区的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条。这次小分队利用有限的时间,不辞辛苦,对接了惠洲、东莞、广州、珠海和深圳等地方的11家企业,其中不乏有产值高、税收高的大型企业,他们虽然有意向外进行产业转移,但是他们担心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能否在我们这里配套,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仅仅是很孤立的单个企业迁移,那么即使我们的政策再优惠,他们也要考虑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来源和其所发生的生产成本。没有成熟的产业配套,聚集效应体现不了,那么吸引这些企业的优惠政策将会显得苍白无力。
五是招商队伍力量不强,经费不足,有想法没办法。众所周知,我局是2005年10月在原招商旅游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格局。7个人应付市旅游局、招商局、商务局三个局的工作应对,其他县市招商局都是单设,财政预算后,专项费用,直拔到招商局掌握。而目前招商引资工作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既费力、耗钱、活动节会多、又收效不佳,而且经费管理使用限制很严、费用很紧。我们作为专业招商引资部门,工作深感人手不够、经费紧、压力大,工作推动很难。
这些不利因素的客观存在,成为了制约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发展的瓶颈,如何选准我们在招商工作中的价值取向,如何选准实现我区引资工作赶超发展的突破口,如何从全局的角度科学地制定引资战略,已是当务之急。这次小分队接触了“珠三角”招商部门和在广东落户的一些大中型企业,我们深有体会,沿海地区对招商引资的认识已上升为一种全新的概念,除了继续保留比内地更优惠的政策和营造优良的硬软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已经从过去很初级的招商引资只问项目的理念到现在“尊商、爱商”和海内外广纳贤才“富商”的新飞跃发展阶段。
二、建议对策
招商引资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它的成效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投资环境、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策略、人才战略等等,结合我区实际,通过这次小分队招商的心得体会,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被动局面,赢得发展先机,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要变被动为主动,抓好产业转移对接。
尽管内地承载产业的基础,吸引投资的政策,孵化产业的条件环境都不能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但我们可以利用后发差异优势,将发展不快劣势变为优势。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对加工贸易企业限制进出口政策,发达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契机,主动出击,变守为攻,抓商机、争项目、引客商。目前在产业转移对接方面,江西和我省湘南地方已走在前列。近年来东莞、惠州、深圳一些外扩内迁项目已先期落户在他们这些地方。因此,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必须奋力一搏,争人之先积极拼抢项目。
一是要充实力量,强本领。招商引资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单设专门的招商机构和配备高素质的招商人员。建议各镇(办)场、区直各部门抽调专职人员成立招商办公室,要认真抓好招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定期举办全区招商系统人员学习座谈,讲述心得,交流经验,相互探讨招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使招商工作人员熟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有关招商引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投入专门的精力去研究政策而且能融会贯通,如:投资的审批程序、对注册资本和注册期限的要求、涉及免税的具体规定、有关用工制度、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奖励政策等等;要能如数家珍地介绍我区的历史文化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讲清地理、区位、交通、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另外,聘请专业讲师或市招商局领导为招商人员“充电”。二是主动出击,拼抢项目。在招商工作中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要有“拼”和“抢”的精神,要拼精神,拼服务,拼创新,敢拼才会赢;要抢时间,抢进度,抢机遇,抢到手才算本事。各单位要把招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当务之急就是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这一契机,全面动员、全力以赴、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地域寻商机、找项目、引产业前来君山投资。三是更新观念,注重创新。在招商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资金引进中摆脱出来,树立“资金、项目、人才、技术、智力多轨并举”的引入观。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培训技术管理人才,引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招商方式上要改变过去以政府招商为主的局面,可采取驻点、派员挂职、流动小分队上门、乡友搭桥、委托代理招商等多种形式。要尽快在沿海地区建立招商点,从区直各单位抽调若干懂招商政策、有招商热情、具招商经验的人员,常驻各经济特区和工业发达城市,收集信息,寻找商机,并及时反馈给政府和区商务局,掌握招商工作的主动性。可以考虑给各招商点核定招商任务,并具体到人,招商人员的工资奖金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对招商有功者在经济上重奖,在政治上重用,形成奖优罚劣的招商激励机制。同时,建议各部门、单位定期组织招商小分队外出上门招商,之前要掌握对方的企业规模、发展方向等详细资料,以此做好我方的项目包装工作,做到上门招商定位准确,针对性强,力争至少“上门一次,引进一家”。在招商工作中还要实行“回归工程”,鼓励、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自己回乡办厂,或邀请外地合作厂商来君山办厂,投资兴业。
(二)、要先规划后规范,加快产业聚集。
一要从产业结构上规划,再从产业政策上引导。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首先是看产业结构合不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是否适当,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足不足。而其中重要的支撑因素要看工业化水平高不高。工业企业可以产生大量的税收,安排大量闲置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对于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扩大经济发展受益面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我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和流动居民,根据城市化必须以工业化为依托,工业化又可推动城市化这一辩证关系,决定了在今后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必须突出重点,加大对工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增强工业发展水平,达到工业化、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但至目前,在我区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比重仅占35.7%,低于全市水平近10个百分点。同时,规模以上工业数量不多,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占相当比重,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就业率高的工业企业较少,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就要进一步加大对引进工业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工作力度。为此,合理调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引导项目入园进区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要先从产业布局上规划,再从产业政策上扶持。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行产业功能分区和产业分类。不断完善投资专属区域内的基础配套建设,加快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专属区域内项目的对接和承载力。对诸如环保处理、物流仓储、货运码头、能源开发等项目,政府就是贴钱也要先行引进,必要时还要给予财政政策支持。
三要先从产业发展方向上规划,再从产业政策上规范。要根据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在全市经济格局中的定位,选准主攻目标。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农产品加工名优特品牌,培育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将君山区打造成为湘北最大的农产品加工、生产、贸易专属区。同时要把宏观政策和我区实情结合起来,加强有关信息的收集,积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市场化等特点,谋划、筛选、争取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高科技项目,利用这些高科技项目大力开展定点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和以友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真正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从而加快我区“追赶型发展”战略的前进步伐。另外对于招商,我们建议可以吸取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哪怕是引进企业规模投资额再小,短时间产生的税收再低,我们的政策让利短时间再优惠,政府目前的利益短时间受到一定损失,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统筹来看问题,这些企业进来发展了,企业多了,那么人气也旺了,商贸也畅了,物流也活了,政府的税收经过这些企业的不断聚集整合后总有回报的阶段,到那个时候政府再规范产业也为时不晚。就深圳而言,目前既是我国的经济强市,也是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居于全国前列的城市。但在发展起步阶段,深圳就因不择细流、不拒项目,才成其大和成其强的。
(三)、要以空间换时间,争得发展先机。
“空间”,哲学范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具有客观和无限性,是三高的,具指“长、宽、高”。那么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就是项目准入的政策宽度、项目服务的质量高度、以及项目的成长发展的持久力度。就当前内陆省份大中小城市经济现状而言,已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域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城市。如果我们还一步一趋,照常规出牌,跟在人家后面,是难以追赶上其发展步伐的,象深圳、东莞、惠州、厦门等城市,他们有的是经过近30年、20年,最短的也有10年的奋斗和拼搏,才有今天的卓越成就。要想短时间迎头赶上,唯有调整发展思路和方式,这就是力争创造好的发展空间来缩短发展时间,赢得发展契机。
一是要着力营造项目聚集的空间。要加快区工业园区内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为全区招商引资构筑坚实载体。同时,按照园区“一园三区,互为促进,整体发展”的思路,目前也要抓紧园区后续配套建设,规划、国土、建设、水利等部门要继续加大对我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为外来投资者的项目聚集提前准备好一个具有吸引力、发展力、成长力的投资空间和环境。二是要着力营造项目成长的空间。首先,政策要优,具有吸引力。要把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等软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健全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切实保障客商和中介人权益,降低招商门槛和投资成本,以优惠优质政策构建投资洼地。形成让一般项目进得来,重大项目跟着来,高新项目抢着来的新气象。在项目引进问题上,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只要不对环保造成重大污染的项目、只要能增加就业、带动群众致富的项目,哪怕税收低一些,投资规模小一些,我们都放行准入,并全力支持,促其成长,让其尽快
融入
君山社会,全力谋求发展。要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坚持政策和服务的连续性,客商引进来后,要继续为企业做好各种服务,积极为客商排忧解难,坚决制止对引进来的客商 “索、拿、卡、要”等现象,使客商感受在君山投资安心、放心、舒心。其次,服务要优,具有亲和力。全区各级各部门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为客商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要提倡“扶商”,确保投资商在本地“有作为”;“安商”,确保投资者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亲商”,确保投资者任何时候有依靠、有信心。更要让那些贡献突出的企业家在 “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待遇、经济上有实惠”。再次,效率要优,具有推动力。要简化办事程序、实行政务公开,做到服务使客商满意,推行 “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 服务。三是要着力营造项目拓展的空间。对高新技术项目、重大能源项目、绿色环保项目、龙头支柱项目,要给予政策支持,挂牌保护,执法申请准入登记卡制度,真正做到围墙内的事投资者自己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各职能部门尽心尽力去做好。成立纠风办、启动有错无为问责机制。要严厉查处一两件损害君山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山东莱钢钢构集团东莞分公司董事长刘衍每就直言对我说:“去内地投资钱不是问题,关键是看内地是否具备了投资项目成长的空间和环境”。要进一步发挥优化办在环境治理督查中的积极作用,为项目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对项目成长快、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项目,要积极支持创造条件,争取上市,做大做强。力争以较好发展空间催生孵化项目,加速项目成长,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此外,要切实解决好洞庭大桥收费过高和政策部门化、权力利益化的突出问题,为投资者和引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