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调研
 
临湘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报告
编稿时间: 2007-12-27 00:00 来源: 岳阳市商务局 浏览:
 
根据岳阳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按照《湖南省金融生态(金融安全区)市级考核验收指标》体系,对全市金融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评估分为78.8分。评估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分析
近年来,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目标,健全了工作机制,制订了年度工作有计划,开展了年度目标管理检查与考核,各级、各部门领导对金融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提高,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和改善。
一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我市人口总数为4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万人。2006年末,国内生产总值(GDP)41.1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71元,增长率为13.1%。地方财政收入1.99亿元,增长率为6.2%。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8185万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纯收入4233元。
二是信用建设成效显著。我市源潭镇被岳阳市政府评定为首批“信用乡镇”,江南镇牛湖村等33个村被评为“信用村”,占全市村级组织总数的10.47%,江南棉花油脂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评为“信贷诚信企业”。定湖镇和桃矿办事处被确定为“信用乡镇”、“信用社区”建设单位。
三是新农村建设力度得到加强。农村信用社新增“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达到58.7%,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发放率达到68%,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率达到81.6%。保费收入增长率为22.96%,保险密度为109.57,保险深度1.3%。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为253.2%。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130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75%。
四是金融机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除工行和联社亏损外,其他金融机构均实现盈利,盈利金融机构占机构总数的66.67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比例为95.6%,备会金率为11.5%,支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是银企洽谈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及时下发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市信贷项目调查;三是组织了一年一度的银企面对面洽谈;四是开展了信贷洽谈签约项目的督促检查工作。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有:
1、经济主体不是很活。不发达的经济必然导致低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工业基础薄弱,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已经全部破产、改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为2.44%。这些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态势又不是很明显,很难进入金融部门授信放款视野,导致金融机构优质信贷投放主体缺乏。再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市农民主要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除小额农贷需求比较旺盛外,其他如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气候尚未形成,涉农企业信贷需求不旺。
2、中介服务体系不是很全。发展中介体系是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善银企信贷关系。但从临湘市情况看,一是中介组织发展缓慢。信用担保机构没有一家。二是中介组织运作不够规范。县级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往往是政府一些职能部门的挂靠单位,行政化垄断严重,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内部管理比较松散,专业化服务水平偏低。我市注册会计师13人,每万人注册会计师数仅为0.27,注册律师16人,每万人注册律师数仅为0.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执法环境不是很优。一方面,法律制度的安排对银行资产保全不利。因此,在企业改制、破产以及涉及金融纠纷案件上,金融债权很难得到有效维护。历年企业借改制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占企业改制银行债务总数的34.47%,占改制企业总数的28%。另一方面,司法执行对金融债权保护不力。大部分金融机构赢了官司赔了钱,不愿意通过司法途径处置不良贷款。从1997年至今,我市金融诉讼案件85起,全部胜诉,但执结只有56起,执结率仅为65.88%。
4、金融发展不是很快。2006年末,我市贷款规模仅有15.33亿,信贷投放对GDP的贡献值为1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贷款增长率低于存款增长率13.21个百分点。
5、社会信用程度不高。近几年来,我市尽管加大了信用环境建设力度,社会信用程度有所提高,但信用缺失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一是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仍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率占比48.46%;二是企业失信行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几年来,共有7家已经评定为“信贷诚信企业”的企业沦落为不守信用企业;三是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问题仍未得不到根本解决。经过几年的清收,仍然有1300多万元没有清收到位。等等。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乘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东风,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一是要营造好政策环境。首先,各级政府要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优势产业来对待,来宣传,来扶持,进一步提升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其次,要充分认识和深刻领会“善待金融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的内在涵义,把支持金融业的发展作为本地区扩大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订并出台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要整治好信用环境。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尽快建立各类信用评级制度,广泛开展“信用户”、“信用乡镇”、“信用企业”和“信用社区”的评比活动。抓紧建立以征集、查询、评估、披露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从严规范中小企业经营行为。要加强社区信用建设,培养全民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要加强诚信宣传,让诚信成为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社区的信用理念,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度,争取社会各方都来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同时,金融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把树立诚信意识,改进金融服务作为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是要打造好经济环境。一方面,要加快国企改制,加强公司结构治理,实行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要优化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产权结构,通过承债转让、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使企业存量资产变为经营性资产,增强自有资金实力,进而提高企业盈利,从根本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各主管部门和企业,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开发更多更好的既符合国家政策,又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生产建设项目,做到实施一批、申报一批、设计一批,为银行向上级行争取更多的信贷项目规模创造条件,积极而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要整治好法制环境。对金融债权案件要坚持做到公正、及时、有效地立案、审理,特别是在实施企业破产改制时,必须最大化地保证债权人利益,避免各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发生。同时,要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案件的执结力度。同时,要研究和完善《破产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破产起诉成为强制企业还贷的“杀手锏”,依靠法制建设来强化市场约束。
五是要改造善好中介环境。要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特别是担保机构等,要积极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组织形式,严格规范行业准入和行业监管,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规范。政府要充分重视和规范好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运作机制,要通过增拨担保基金来扩大信贷担保业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