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调研
 
浅谈大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编稿时间: 2008-01-31 00:00 来源: 岳阳市商务局 浏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变型,全国各地涌现出兴办市场的热潮,我市的各类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市场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就此,2007年12月下旬,我们对我市大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通过对中南批发交易大市场、巴陵大桥市场、泰和市场、五里牌灯具市场等具有一定规模市场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其他相关市场的问卷调查,结合查阅外地大市场建设的相关资料,形成本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贸流通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和前沿阵地。大市场作为商贸流通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义乌、广州、武汉、株洲等市发展大市场创下了一路辉煌,我们不难看出,繁华的市场有如城市的马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强力推进作用。
1、建设大市场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早在九十年代,一些省市就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为目标,培育建设大型批零市场,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由此,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广东等省的各类超大型市场异军突起,叱咤风云,有的市场年交易规模上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这些市场的超速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和带动了地方产业发展壮大,同时,也完成了市场本身从销地市场、集散地市场到产地市场的完美轮回。我省株洲的芦淞市场是我省市场群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43个大型服装专业市场、汇集国内400多个品牌总代理、辐射15个省市、230多个县市的服饰市场产业集群。芦淞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株洲当地服装服饰产业的集聚发展。
2、建设大市场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知名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建于1982年,现有营业面积80多万平方米,商位34000余个,从业人员8万多人,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市场内有30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商品,2003年市场总成交额248.27亿元,2006年突破600亿元大关,辐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仅强烈地震撼着国内市场,而且影响全球。
3、建设大市场有利于培育速效财源。山东临沂市各类专业交易市场1998年实现的财政收入2.7亿元,此后各类市场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均以2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7年可达20亿元,成为临沂市财税的重要生长源。
  二、我市市场发展现状
  我市大市场的建设,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类市场已初具规模,小商品、摩托车、工业品、粮食、水果、蔬菜、纺织、渔业、陶瓷、建材、家俱等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日臻成熟。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市城区拥有各类市场网点130个,营业面积93.84万平方米,其中,农贸市场77个,总营业面积10.82万平方米;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及其它市场53个,总营业面积83.02万平方米;拥有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17家、过3亿元的市场7家、过10亿元的市场2家。
  在民本岳阳和谐崛起的征程中,我市各类市场为岳阳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相当的能量。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市城区130家各类市场拥有商位  个,吸纳就业逾  万人,可望实现年成交额总计达   元,上交各类税费合计   元,其中,国税  元,地税  元,是解决就业、增加税源的重要阵地。
  近些年来,由于起步晚、基础差、资金短缺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市市场发展未能实现快速扩张,从总体上看,我市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还相对滞后。
  一是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能力较弱。大部分市场年成交额不足亿元,势单力薄,难挡风雨;部分市场经营状况差强人意,个别市场存在有场无市现象,生意清淡,门可罗雀;还有一些市场,经营各类较杂,特色不明显,个性不鲜明。
  二是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特别是建材、家俱、陶瓷、汽车等同类市场重复建设,导致市场商位空置率高,既不利于做大单体,又会造成无序竞争。
  三是层次较低,功能不全。普遍采取店面式、摊位制的运营方式,依然延用“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模式,市场形式落后,内部管理粗放,电子商务和网络化建设滞后。
  三、对发展我市大市场的建议
  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大岳阳的发展战略规划定位,依托资源、产业、交通等优势,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要求,推进市场建设。
  (一)明确市场发展方向
  1.着力打造国家级超大型专业市场。要树立抓大放小、扶强并弱的观念,打破地域界限、条块分割,整合现有市场资源,实现市场联合,扩大市场规模。①力促巴陵大桥市场的复兴。巴陵大桥市场曾是“全国文明集市”、湘北地区最大的集贸市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名噪一时,是岳阳市场的一张王牌。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加之政府重视不够,扶持不力,20多年来,市场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年复一年,涛声依旧。该市场的建设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建议对该市场以及与其紧邻的轻纺城、小龙城、长龙商城、铁山商城等市场通盘考虑,整体开发,将其打造成影响全国的服装市场(另有专项调研报告)。②改造提升中南交易批发大市场、君山亚华大市场。中南交易批发大市场、君山亚华大市场都具有规模大、起点高、基础设施完备等特点,可以考虑将其分别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消费品交易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③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港口和区域产业特色,构筑粮食、渔业等大宗商品集散市场。加快建设城陵矶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洞庭渔市,打造国家级粮食交易中心和国家级渔市。
  2. 重视发展产地市场。产地市场直接服务于地方产业,是本土品牌走出市门、省门、国门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类市场。发展产地市场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步伐,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牲畜屠宰市场、花鸟宠物市场、竹木市场等市场建设。产地市场的发展要走多渠道融资的路子,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建场、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建市场;要走品牌营市的路子,实现市场的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相结合,提高市场商品的品牌比例,加大本土品牌经营比重,提升市场服务档次和品味;要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批发市场要从“一买一卖”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转变,从交易中心向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中心转变,实施产业化经营,做长产业链,把市场培育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3.拓展专业市场服务贸易内涵。大力扶植同立物流网络服务中心、太阳桥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建设项目,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专业市场从产品集散中心向信息集聚中心的转变、交易中心向商务中心的转变,实现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的有机结合、现场交易与网上交易的有机结合。
  (二)落实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协调。在市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各有法规,各有所属,这就特别需要政府加强协调,统一思路,使各部门的工作真正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又不错位,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对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和规模大、档次高的专业性大型市场,给予资金倾斜,争取省级给予项目建设贷款贴息,或由同级财政安排给予贴息。
  3.农副产品市场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待。
  4.在市场内,向经营者征收的税费地方分成部分,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50%用于市场配套建设或培育市场发展。
  5.在用地上优先安排。采取拍卖、集体投入、租赁、旧城改造置换等用地政策,解决市场用地问题。农副产品市场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
  岳阳地处中部腹地,承东接西,交通南北,物产丰富,文化厚重,曾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被鄂南公安、监利、洪湖、石首、荆沙以及湘北常德、益阳等地商贸人誉为“洞庭客栈”,市场基础浑然天成,蕴含巨大发展潜能。重视并加快大市场建设,是时代的要求,要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