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云溪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总结
编稿时间: 2010-07-27 00:00 来源: 岳阳市商务局 
 
云溪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贸市场发展迅速,大部分农村告别了自然经济状态,市场机制已成为城乡资源配置决定性因素,农贸市场已成为商品流通和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重要场所,成为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我区积极改造和新建农贸市场,努力提升农贸市场档次和标准化程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区农贸市场发展现状
  (一)农贸市场总量及市场商品交易额迅速扩大。我区现有人口17万,全区辖7个乡镇,2个化工大厂。目前,共有农贸市场13个,其中城区农贸市场8个,农村乡镇农贸市场5个,总经营面积达4万平方米,摊位8000个,比80年代增长4倍。截止2009年底,全区成交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贸市场有3个。
  (二)农贸市场投资主题多样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建市场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投资建市场的积极性,掀起了农贸市场建设热潮,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的市场主体。一是政府投资建好后,交由相关部门管理,较为典型的如四通市场。环境相对整洁,摊位相对整齐,功能分区。由于该市场建成时间较长,设计起点低,只对摊位进行了安排,对农副产品供应的延伸服务几乎没作任何考虑,因此,尽管它是我区现阶段完善的菜市场之一,但依旧处于一个极低水平。二是集体集资建设的。这类市场重点考虑的就不是农副产品消费的供应配套服务,而是通过提供经营场地进行收费管理。
  (三)部分超市开辟的菜蔬供应专柜。这些专柜对于超市自身而言,显然只起到丰富品种引诱消费的作用,它的消费者群体,从没把这里作为主要采购地,因为其品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这些专柜也远远不是我区农副产品供应的主流市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我区正在改造的农贸市场有四通市场,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程作为“菜蓝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作为消除市场安全隐患,解决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重要手段。为确保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局里成立了四通市场的改造指挥部,在建设改造过程中,区领导多次视察工程建设情况,深入现场调研和督促检查,排查工作困难,解决工作难题,为全面推进铺平道路。
  2、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在推进该项目工程中,区政府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管理体制是区商务局牵头,工商、规划、城管、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各自的职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贸市场建设提质工作顺利开展。
  3、科学规划,强力推进。我区对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农贸市场网点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确定了三年内全区提质建设改造农贸市场工作目标和农贸市场名单,四通农贸市场2009年6月已正式启动,其它12家农贸市场在5年内全面启动改造,对农贸市场的规划、场内的建设标准,场内附属设施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成效
   四通农贸大市场改造工程投资260万亿元,项目建成后,整个市场面积可达4千平方米,其中摊位280个,门面68间,每年可实现市场成交额8000万元,为原市场的2倍,市场每年租金收入和服务收入可达50万元。该市场建成后,将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农产品的准入和推出机制,会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三、存在的问题
  1、农贸市场设施陈旧落后,我区农贸市场大多建于八、九十年代,设施陈旧老化,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2、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严重。农贸市场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由于商贩和老百姓素质参差不齐,极不好管理。脏乱差问题已成为“让政府头痛,上市民揪心”的难点、热点问题。
3、农贸市场投资大,效益低、改造困难,靠业主无能为力。
  四、工作建议
  农贸市场改造事关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全,事关老百姓“菜蓝子”的轻重,事关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为此,在改造工作中我们建议:
  1、加强指导,着力提高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以争创样板农贸市场为抓手,在坚持抓好硬件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软件管理。注重发挥镇街管理网络作用,加强市场管理。加强市场之间的工作交流,善于总结推广农贸市场管理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市场管理制度,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加强无证农贸市场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市场监管范围。建立完善农贸、工商、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合力搞好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维护市场良好的环境卫生面貌和交通秩序。
  2、加大投入,着力提升农贸市场品位档次。农贸市场是民心工程,是农民和城市居民共同搭建的良好平台,建议省政府将农贸市场改造纳入预算,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予以奖励,市、县两级政府要将市场改造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改造到位。
  3、加强调研,着力做好农贸市场合理布点工作。抓紧制定全区包括新建、在建、安居小区的农贸市场网点布局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有关镇街和部门要及时介入、主动参与。面临改造的农贸市场,在异地安置时要考虑当地居民购买需求确定市场规模,同时要妥善安排好市场经营摊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