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调研
 
岳阳市2018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运行情况综合分析
编稿时间: 2018-10-25 08:59 来源: 岳阳市商务粮食局 浏览:
 
今年1月至9月,岳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积极践行“一三五”基本思路,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在经济稳中向好带动下,全市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消费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繁荣活跃,消费市场动力加快转换,网络消费、信息消费、个性化消费等新兴消费均实现较快增长,传统实体零售也呈现出恢复性发展态势。
 
  一、岳阳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稳定
 
  今年1-9月,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94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9.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6.4亿元,同比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7.5亿元,增长10.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789.98亿元,同比增长9.1%;餐饮收入133.9亿元,增长9.9%。从限上商品零售来看,金银珠宝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日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型消费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4%、14.4%、16.9%、35.8%、56.8%和20.8%。
 
  二、岳阳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消费增速小幅提升。1-9月,岳阳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平稳态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持续显现,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增长趋缓的隐忧仍然存在。数据显示,1-9月我市社零额增速实现9.2%,增速较去年的10.3%下降1.1个百分点,较今年1-6月提高0.2个百分点。同时,我市社零增速与全省平均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由去年同期的0.2个百分点扩大至1个百分点。
 
  二是乡村增速快于城镇。1-9月岳阳市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96.4亿元,增长9%,比1-6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而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7.5亿元,增长10.4%,比1-6月略微加快了0.1个百分点。虽然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1.4个百分点,但在绝对值上城镇市场仍占全市比重的86.2%,是主导消费品市场的决定因素。
 
  三是商品、餐饮零售额增速稳步加快。从消费形态来看,1-9月岳阳市商品零售实现789.98亿元,同比增长6.1%,比1-6月加快了0.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133.96亿元,同比增长9.9%,比1-6月加快了0.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双双快于上半年。
 
  四是新型消费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居民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多样化、个性化的新兴消费蓬勃兴起,健康、文化、旅游、绿色、信息、品质等消费迈入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时期,1-9月全市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转型升级型商品增速加快,分别增长35.8%、56.8%、20.8%。网络消费日益成为居民的重要消费方式,全市电商企业发展迅猛,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1-9月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22789万元,同比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5.3个百分点,增速大幅加快。
 
  三、我市社零增速大幅下降的原因
 
  一是提消费的动力略显不足。目前我市商贸流通业的主体规模不大,大中型企业占比低。2017年全市年度退出和2018年3月退出的批零住餐业限上法人企业多达118家,其中破产注销退出企业64家。64家保留基数企业2017年平台数据有29.47亿元,按国家统计局有关制度规定,破产注销企业退出后,上年度基数必须保留一年,拉低了我市全口径平台增速。占社零总额权重比较大的汽车类持续低迷,1—9月实现零售额49.38亿元,同比仅增长0.7%,比平均增速低8.5个百分点。
 
  二是部门指导缺位,工作作风需进一步改进。部分市直相关部门对县直部门的指导和帮助还存在走过场、搞形式,还没有真正沉下去抓落实,县直部门甚至难以获取准确的目标计划;有些县直部门跟统计部门缺乏主动沟通联系,对“四上”单位申报的新规旧条一知半解,造成指导不能及时到位,申报资料被市级审批部门反复退回,申报对象产生不满和抗拒情绪,不能按时保质申报入库。
 
  三是统计制度制约,入库对象漏统。多家企业在我市注册为总部分公司,属于产业活动单位,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要求,无法申报入库,出现漏统漏报。另外大量个体户为了规避税收,规模再大也不转型升级为企业,不属于“四上”单位申报范畴,造成我市三产业统计数据漏统现象较多。573万人口的岳阳市在过去五年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去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45.1%,较2012年提高了12.3个百分点。尤其是住宿餐饮和娱乐休闲两个行业一片繁荣,在库的规上单位却仅有126家,比常德少38家,比衡阳少52 家,占全部“四上”单位的比重仅为4.37 %,比常德低0.86个百分点,比衡阳低1.53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占比不足,基本单位质量不高。我市市场主体在库数量排名全省第二,年内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也排在全省前列,但企业数量占比过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市企业数量占全部市场主体比例为17.5%,平均6个市场主体才能有1家企业;我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共有55605家基本单位,比常德少13218家,比衡阳少20331家,且“四上”单位占基本单位数量比重仅为5.2%,平均每20家单位才能产生1家“四上”单位;在库“四上”单位数量排名前4的行业类中,我市的科学技术推广服务行业比常德少27家,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行业分别比常德和衡阳少141家和77家,基本单位和“四上”单位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我们均有差距和潜力。
 
  四、后段提高社零增速的主要措施
 
  1. 狠抓行业管理,加强作风建设。要在全市干部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打通思想最后一公里,落实工作最后一公里,及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将干部在一线工作的表现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和经常性考察内容,着力形成在一线锤炼干部、识别干部、检验干部、选拔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其次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为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 狠抓基础工作,促进工作落实。县级经济部门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基层统计的组织者,又是基层统计的执行者。市直经济部门要加强对县级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靠前指挥,搞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重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统计业务培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职能、新的指标体系、新的调查方式方法、新的技术手段,对于大多数县级部门工作人员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重点加强对县级部门工作人员的统计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让干部在一线学习技能、增长才干。二是全力夯实培育库建设。各县市区的“四上”单位培育库已经基本建立,下一步不仅各县级相关部门要继续齐抓共管夯实培育库,更要对培育库单位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测和扶持指导,做到加入一个、维护一个、达标一个、入规一个,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数据,建档立卡等手段辅助,切实做好“四上”单位培育库建设,为“四上”单位申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3. 树立创新思维,强化实干担当。要坚持问题导向,细化目标分解,加快补齐短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解决。针对非法人企业数据较严重漏统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达标申报对象在当地注册单独法人企业,仅用于统计工作,不跟其他任何事情挂钩。据初步调查摸底统计,仅在工业和贸易行业就能每年带来4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纳入统计范围;针对统计执法检查后,部分在库“四上”单位在平台仅报送与纳税相关的统计数据的问题,要深入企业,讲清统计数据与纳税无关,承诺替企业保守相关商业秘密,并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要求企业依法如实填报统计数据。针对社零数据漏统的问题,一是要狠抓薄弱环节统计。对“四上”单位申报工作落后于常德、衡阳的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技术推广服务,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四个行业类别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及时申报入规,做到应入尽入;二是狠抓著名品牌的规范管理。经营者想要拥有著名品牌市级代理权,一般都被要求为当地注册企业,要对贸易、服务类著名品牌代理商和直销商的营业数据进行重点调查,如:怡宝、雪花、蒙牛等,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
 
  4. 紧盯申报目标,勇于攻坚克难。2018年我市“四上”单位申报总目标是612家,要尽全力应进都进。具体分行业和分县市区目标也已明确,并分解到月,市委市政府要求一周一汇报,一月一通报。一是狠抓部门联合执法。对符合“四上”单位纳入标准而拒不配合、不申报、不如实提供申报数据的企业,进行部门联合执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黑名单”,从严给予限制和惩戒,被限制和惩戒的企业不得享受政府资金、项目扶持各项优惠政策,不得承接政府集中采购、社会购买等服务。二是大力抓个体户转型升级。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后,达标后可以直接参加月度申报,要对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特种行业和批发零售经营户的个转企工作,进一步加强。要联合执法部门对转型升级对象进行联合执法检查,规范经营秩序和管理,力促个体户转型升级入规。三是加强人文关怀。注意做好被统计执法检查地方干部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体现严管厚爱,人文关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