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评价报告综述(文字部分)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岳阳市商务粮食局是在原商务局、粮食局和招商局基础上重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截止2018年5月31日,实际在编在岗干部职工共有106人,其中:行政编71人,事业编32人,工勤编3人。离退休人员共计273人,其中离休13人,退休260人。
根据《关于印发<岳阳市商务粮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岳办发[2015]24号),我局设办公室、法规和监督检查科、财务科、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成品油管理科、市场体系建设科、市场秩序科、电子商务科、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科、对外贸易科、加工贸易科、投资管理科、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科、粮食调控和储备科、粮食行业发展科、行政审批科、人事科共17个内设机构,另按要求设置机关党委和老干科。
所属事业单位分别是市投资促进事务局、市场建设管理处、市商务粮食综合执法支队、市军粮供应中心(市粮食质量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根据岳财预【2017】12号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批复,纳入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
1、岳阳市商务粮食局机关
2、市场建设管理处
3、投资促进事务局
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预算项目
|
合计
|
一般预算拨款(补助)
|
1854.67
|
其中:经费拨款(补助)
|
1484.67
|
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
|
370
|
收入预算合计
|
1854.67
|
我局系统2017年年初收入预算数1854.6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484.67万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370万元。
年初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中主要为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正常工资开支、社会保障缴费等1102.32万元,以及按照财政规定的标准列支的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非税收入返还752.35万元。
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2017年度局机关基本支出2290.85万元,使用内容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177.49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行政人员、事业人员、工勤人员以及临时工工资及津补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51.57万元,主要用于支付机关离退休员工的工资及津补贴、抚恤金、丧葬费、生活补助等;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253.2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物业管理费等;资本性支出8.51万元,主要用于更新办公电脑。基本开支主要来自于年初预算拨款,其他来自于政策性工资绩效预算的追加。
2017年度投资促进事务局基本支出158.7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03.43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5.29万元。项目支出150.76万元,主要用于全市招商引资各项活动开支。
(二)项目支出
1、专项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局机关项目支出879.32万元,部分为企业离退休干部的工资、各项大型会议、大型维修等开支,大部分为重点商品储备、开放型经济专项资金、老旧汽车更新报废补贴、限上企业培育资金、市场监测资金、粮食储备资金、商贸流通资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等。
投资促进事务局项目支出150.76万元,主要是用于2017年度招商引资宣传片制作、全市各项招商引资活动及节会开支,如港洽周、津洽会、投洽会、乡友会等重大活动。
2、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我局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遵循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管理原则;专项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市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进行,专项资金财政拨款到位后及时进行了项目的开展和资金的投入。
我局目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按照项目支出涉及的经济科目的明细项目,根据财务管理办法的相关制度执行。
专项资金中涉及的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事项,我局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组织,对公开招标的项目要求参与投标报价单位不少于三家,由局多个部门参与采购谈判,同时严格合同的签订,落实物资和服务的验收,做好资金支付的审核审批手续。
三、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7年,根据局年初工作规划和重点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商务厅、省粮食局的正确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投身“四大会战”,全市商务粮食和开放型经济工作发展稳进向好,分别获得全省商务(外经)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文明创建红旗单位”等荣誉,离退休干部第五党支部被评为全省示范性党支部。
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的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情况得到了提升。根据前面对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状况的概述和分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一)经济性评价方面
1、本年预算配置控制较好,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预算编制以内;三公经费控制得较好,相比去年决算和年初预算都有所减少。
2、预算执行方面,支出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以内,除专项预算的追加和政策性工资绩效预算的追加外,本年部门预算未进行预算相关事项的调整;我局预算内专项资金在取得财政局的年度预算批复时,随批复一同进行了下达;追加的项目专项资金在取得上级或同级财政批复后随批复及时进行了下达;转移支付在收到专项资金时及时进行了拨付;不存在截留或滞留专项资金情况;本年财政预算资金结余较小,较上年结余大幅减少;三公经费总额和财政拨款支出三公经费总体控制较好。
预算管理方面,制度执行总体较为有效,仍需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3、资产管理方面: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对全局资产进行了详细的盘点,设置各科室资产管理员,做好资产台账,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对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资产进行了盘点和资产清理,总体执行较好。
4、商务经济指标运行方面:
(1)外贸外经实现新的突破。外贸进出口克服内外环境趋紧、宏观经济下行等压力,全年共完成进出口额22.7亿美元,同比增长65.4%,超过年度目标任务13.5%,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首次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居第35位。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达到42.7%,比市定小康指标目标任务高出4.7%。服务贸易实现突破,文化贸易出口240万美元,技术贸易262万美元,服务外包完成执行金额3890万美元,奏响了我市外贸“货物进出口”与“服务进出口”双向并进强音。全年共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外经平台主体达到7家。
(2)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内联引资项目597个,实际到位534.3亿元,同比增长15.7%,总量居全省第三,全省2018年筛选对接500强项目,146个我们岳阳定20个,数量仅次于长沙,招商引资被评为全省先进市,省政府奖励200万元。
(3)内贸流通实现新的增长。全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6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居全省第二。主动组织企业参加省会展销活动,积极响应“湘品出湘”工程,参展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组织参加了湖南省第三届“全秋购物消费节”,获评“优秀组织奖”。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全年电子商务交易已突破251.8亿元,同比增长67%,平江县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圆满完成省政府边贸市场建设重点工作和市政府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民生实事工作,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申报成功。
(4)粮食工作获得新的提升。全年共收购粮食82.8万吨,认真落实了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全面完成地方储备粮轮换任务,共轮换粮食18.3万吨,积极推进粮食项目建设,共争取项目资金近7000万元,其中湘阴、华容县成功获批“中国好粮油”国家示范县。大力推进粮油产业品牌建设,全市有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13家,有粮油中国驰名商标6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3个。极力推进粮食产业转变型升级。全年实现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61亿元,成功入围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全国地级市50强,居第21位。
(5)行业安全迈进新的局面。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大排查、大整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夯实,解决了原冰厂储存液氨等安全隐患十多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创建工作、安全生产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局2017年度评价得分99分。
(二)效率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
社会效率和有效性评价较好。
(三)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
社会公众满意度较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前述对我局整体支出情况的分析,反映出目前在整体支出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我局将积极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改进,不断规范和强化管理。
1、年初未作预算安排,但本年仍实际发生了少部分支出,以及其他费用明细项目超支现象的存在,预算的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
2、本年资金结余较上年大幅减少,结余的资金主要是年末最后几天下达的资金,项目追加申请工作的推进和财政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需要加强。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我局整体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拟实施的改进措施如下: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
进一步加强局内部机构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公用经费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和项目专项工作规划,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在预算编制时首先需满足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杜绝预算编制粗放、拍脑袋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核,严格按照费用的实际使用用途进行资金支付项目的列报,严格按照实际的费用支出内容进行财务核算,在预算金额内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控制超支现象的发生。
3、遵循预算管理办法,对于年度无法预计的临时追加的相关工作所需费用,按照预算调整追加程序,逐级申报报批;对结余资金需调整用途的同样按照预算调整追加程序逐级申报报批,做到资金支付,预算现行,确保资金使用按照预算项目和使用用途执行,杜绝费用项目之间调剂使用现象的发生。
4、尽管目前三公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精神,仍需进一步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流程,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抓好公车的节能降耗工作,控制公务出国费用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5、预算财务分析常态化。定期做好支出预算财务分析,及时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和预警,定期对下属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好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评价工作。
6、针对指标文下达工作,尽早计划和开展年度专项的申报,加强报批工作的沟通和跟踪,及时落实项目专项的报批进度和指标文的下达;对财政资金下达时间滞后的项目,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尽早取得资金的拨付,保障项目资金的投入进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7、在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的推进,加强项目开展进度的跟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8、及时开展和财政的年度结余资金的对账工作,加强和财政的沟通,尽早取得上年结余资金结转的指标批复,以便年初相关工作的开展。
9、加强财务核算工作,提高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及时、准确、完整。
|